bob综合重塑三元里

发布时间:2022-10-21 22:08:39        次浏览

  bob综合这句霸气十足的口号并不是狂妄的自我标榜,而是现实--几乎所有国内有品牌和有实力的皮具企业,都在这里设有营销网点,或把企业形象窗口设在这里。中国的皮具产业在全球的地位举足轻重,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70%皮具来自中国,中国有约65%的皮具来自广东,而在皮具集散地的广州,尤其是三元里皮具商圈,出口数量和出口总值均占广东一半以上。

  同时,三元里集中了国内90%以上的优秀品牌,涵盖了原料集成采购、半成品加工与贸易、成品批发、皮具设计研发交易等完整的皮具产业链。有一种说法是,三元里掌握着中国40%以上的皮具市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皮具商圈,乃至全球皮具最重要流通基地之一。

  时至今日,没有人能够准确描绘出三元里皮具商圈的形成、发展与蓬勃之路,一个广为认同的说法是,梓元岗皮具商圈(三元里皮具商圈的核心)于1987年自发形成,最初是地摊,然后形成市场,25年后的今天,在“桂花岗”和“梓元岗”这两条短短数百米的小路上,已经聚集了三十多个皮具专业批发市场,bob综合在中国乃至全球皮具交易中,地位越发举足轻重。

  这颇为符合改革开放之后,广东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历史历程。但发展到今天,这种自发式的野蛮生长之弊,也逐渐显现,并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种现象在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推动力的广东非常普遍,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商业,都面临着转型与升级之困。

  三元里同样面临着发展的困惑。缺乏综合规划和配套设施、品牌整体推广缺位导致大品牌缺失、同质化竞争严重、假冒伪劣商品泛滥、人员成份复杂导致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等,这是内忧。

  同时,伴随全球一体化的到来,不仅大量崛起的国内同类市场对其形成竞争压力,印度、越南等国外新兴“世界加工基地”,也在加大对皮具生产的投入,新的对手带来的压力接踵而来,这是外患。

  无疑,今天的三元里皮具商圈,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的关键节点。是继续保持自发式野蛮生长,进行头痛医头式的修补,还是自切痈疽、优化模式,强力推动传统市场的转型升级?重塑三元里,是三元里人必须面对的选择题。

  从广州解放北路往三元里方向,有两条叫“桂花岗”和“梓元岗”的小路,这里几乎是广州最繁忙的区域。

  每天上午10点多开始,不到20米宽的路面上,就挤满了各种车辆和人流。在这里,从豪华轿车到小货车、三轮车,可以看到各种车辆,也能看到各种肤色的人群往来穿梭。那些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门前的人行道上,永远都堆满了打包好的皮具产品,日落之前,这些物美价廉的皮具,就将通过各种各样的物流方式,被运往美国、欧洲、非洲、东南亚等全球各地。

  这里是享誉全球的皮具王国--三元里皮具商圈,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皮具批发市场,也是全球的皮具核心商圈。

  170年前,一则抗英故事让小小的“三元里”名扬世界。而今,这里却成为广州乃至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之一。

  这里散发着财富的味道,全球的皮具贸易商寻梦而来。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全球最重要的皮具贸易集散地,是20多年前从零开始,自发而成。

  万里马、卡丹路、梦特娇、康奈、嬉皮士、名派、啄木鸟、鳄鱼恤、袋鼠、登喜路、骆驼、稻草人一批批自主品牌在这里破蛹成蝶。高钦利、陈富荣、刘穗龙、刘传、逯小勇一个个传奇式的人物在这里实现了他们的财富梦想,谱写了一个个创业故事。他们的蝶变,正是三元里商圈的成长缩影,也是中国皮具行业发展历史的重要章节。

  提起国内著名的箱包皮具批发市场,人们耳熟能详的包括广州三元里梓元岗、河北白沟、浙江义乌、东北南台、成都荷花池等。不过,却很少有人知道,义乌皮具批发市场的商品90%是来自广东的;东北三省最大的皮具批发市场南台,广东产品占了80%;西部最大的箱包集散地荷花池皮具批发市场,里头的皮具,同样90%是来自于广东。

  有数据统计显示,仅三元里商圈就占据中国皮具产业流通市场40%的市场份额。

  三元里地处广州市区的北面。从广州火车站往三元里梓元岗、桂花岗一路走去,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皮具专业市场一个接着一个,人们用小车拉着货物袋在往来穿梭。走进一个个专业市场,各式箱包、皮带、五金琳琅满目,在连接各个专业市场的通道上,也摆满了各种皮具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梓元岗皮具商圈于1987年自发形成。经过20多年的成长,已扩展到了整个三元里地区,升级为三元里皮具商圈,至今拥有36家大小皮具专业批发销售市场 (未包含鞋类专业市场),其中20多家专业市场以经营皮具成品批发为主,近10个以经营皮革五金原辅料和配件为主,营业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皮具产品及配套设备经营商铺近万家,年营业额达200亿元。

  从最初的自发形成,到越做越大,到逐步形成全国最大的皮具贸易专业市场集散地,全球都来这里采购,成为中国箱包市场的桥头堡,三元里商圈的发展承载了太多的光辉。可事实上,这种种光辉似乎更多的是源于一种历史偶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改革的春风刚刚刮起。临近广州火车站和飞机场的梓元岗,地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卖的都是些生活用品,如线包、皮带、杯碗、塑料等。皮具是怎样异军突起,成为这里的生命线的?也许没人能说得清楚,但一个世界的皮具批发中心确实就这样诞生了。

  梓元岗皮具生意刚刚做起来的时候,广东省皮革协会还没有成立,协会的理事长王建新还在二轻集团工作。说起当时的梓元岗,他说道,当年常常以消费者的身份去那里采购会议用品:“那时都是竹棚、草棚啊,很简陋的,在里边兜兜转转。主要都是些男士商务包,有黑色、棕色,很便宜,才十几块一个!”

  后来,就有人把附近一带的宿舍改造成了商场。1989年,梓元岗综合市场建立,当时还叫梓元岗工业品综合市场,又称水电市场。接着一家家的皮具中心相继建立,形成了暴风闪电式的发展。

  1992年至1997年,是广州皮具在全国奠定老大地位的关键时期。在三元里、棠溪、新市、花都狮岭等地,大大小小的皮具工厂和贸易公司拉开了创业大幕,带动了白云、花都两个区近万家工厂的办厂热潮。

  到1997年前后,进入梓元岗的公司已有5000多家,并向周围扩充,这就是今天看到的梓元岗皮具批发的模样与轮廓。当时市场占地仅15万平方米,每日却以200多万个箱包的产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各地及海外。

  有人说,现在广州皮具行业90%的大佬都是从梓元岗出来的,梓元岗不知造就了多少个千万富翁。1997年到2004年间,梓元岗皮具批发市场的铺租,从每平米几百元炒到了几千元,而一人拥有几间铺面的人相当多,一年光租金的收益就达几百万。

  租金一路狂飙的同时,梓元岗皮具批发市场也在自发地完成产业链的建设。现在很多专业市场,下面两三层是是档口,上边是写字楼,工厂设在一小时车程内的白云、花都。从市场到车间,从样板设计到成品出来,只需一个星期。

  每天,大量的人群拖着沉重的行李走出广州火车站,便会转身朝广州城北最大的城中村--三元里走去。迈进三元里城中村,牌坊外高耸的立交桥车来车往,而牌坊内斜斜的阳光从密密的握手楼的“一线天”间,静静地洒射下来,尘埃轻轻舞动。

  由于生活成本低、离市中心近,不少天南地北到广州掘金的人都愿意先在三元里落脚。曾有统计数据显示,三元里村常住人口超过8.5万人,常年流动人口更是超过近百万人,而三元里村民只有3000多户,这些村民用近三十年间盖起的密密麻麻的“握手楼”接纳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寻梦者”。

  而正是一批批寻梦者缔造了如今的三元里。刘浩清、徐力申、高钦利、刘穗龙、刘传、黄耀强、逯小勇这些皮具行业的大佬们是从三元里成长起来的第一批创业者,他们见证了三元里皮具商圈完整的成长史。

  高钦利可谓是梓元岗一位元老级的人物,现在是广东省皮具箱包流通协会的会长。3月30日的下午,《中国皮业周刊》记者一行去到了百壮国际皮具汇展中心的17楼,高会长的新办公室刚刚搬到这里。

  1989年,他就来到了梓元岗,以38元为本钱,从沿街叫卖的小贩起步,俨然成为“梓元岗人”艰苦创业的缩影。“可以说,我见证了梓元岗的一点一滴,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我现在蒙着眼睛能走过梓元岗。”高钦利笑着说,说起当年的创业史,他也是意气风发。

  80年代初,花都狮岭的皮具已颇有名气,许多批发商都在梓元岗的专业市场租档口销售狮岭的皮具。高钦利拿3000多块钱租下一套房子,分拆成3个商铺转租出去,每间商铺的价格是5000多元,每个月光租赁就可以收到1万多元。

  “租上租”的灵感让他尝到了甜头。他陆续以低价买入商铺,到2001年时,高钦利已开发了一层商铺,这就是“三亿皮具城”的雏形。2004年和2006年,他又一鼓作气增开了“亿发皮具城”和“亿发皮革配件广场”,到今天他拥有3个皮具城和1个大型综合商贸广场。

  陈富荣是三元里皮具发展的另一位见证者。1983年,陈富荣进入佛山一家生产皮具的外资企业打工。几个月后,不甘心一辈子做打工仔的他辞掉工作,开始下海做皮具批发零售生意。1992年,他由一个4平方米的档口起家,逐渐做大。

  “广州每开一个皮具城,我就在里边开一个档口。”陈富荣这样总结那段创业历程,他把这种方式称为“围池塘抓鱼”。但对于陈富荣来说,产业简单的数量级增长是次要的,“一直都想创立自己的品牌,一直以来都坚持自己的信念!”他表示。

  终于,陈富荣在1994年成功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妮斯”,随后又拥有了“保罗玉兔”、“金壹佰”等品牌。在三元里商圈,陈富荣是最早开始做自己品牌的先驱之一。

  而另一位三元里的传奇人物刘传,也是90年代初就来到了梓元岗,当时梓元岗卖的包基本都是布缝制的,全都是地摊货,也没有品牌。1995年,刘传自立门户,开了个 10个人的小工厂,开始做女包。如今,他已经创立了自己的品牌--嬉皮士,是中国首个嬉皮风格的品牌,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专卖店,是中国顶级牛皮艺术传播者。

  刘传说他在开始事业的前五年基本上没有赚到钱。“那时候的钱都拿去扩大了。”他兴奋地说道。那时三元里商圈的铺租还不是很贵,刘传在整个三元里有十几个档口。仅仅是在中港皮具城,刘传就有6个档口。然后他把6个档口打通,一共80多平米。2003年底,刘传的广州市传奇皮艺有限公司扩大,搬到了白云区江厦村穗宝工业区内。

  坚持走品牌之路终于让他的路越走越宽。“我线年开始,因为我坚持了很多年,品牌有点初步影响了嘛。”那时大家做生意还没有差异化的概念,而刘传却抓住了“差异化”,走出了一条品牌之路。

  而说起那时候做的箱包,刘传感慨良多:“当时还没有休闲的,都是定型包,硬邦邦的。”至于那时候的研发,他说,研发就是拿来改!有人去香港买,有的去意大利买,买了就来拆,拆了来改,然后再加工。

  回忆起那个疯狂的年代,刘传依旧很兴奋:“那时候我没有做外销,但是全世界都来这里采购,怎样外销也比内销多。”他估计,就梓元岗那个商圈,当时一年的销售额就有十几个亿。

  高钦利说,商场如战场,170年前在战场上打败了英国人,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三元里,今天无论是什么行业也都能做好!

  的确,地理上的优势给三元里翱翔发展插上了一双坚硬的翅膀。三元里皮具商圈南临广州火车站、广州市汽车站、省汽车站及老广交会展馆,北接机场高速,当时老机场也还没有搬走。

  “为什么这里发展得快?就是因为这里靠近香港!三元里早期的那些老板来自香港、台湾,可以说三元里的皮具行业是港资、台资启动的。”刘传亦如此说道。事实上,当时皮料也都是从香港过来。那时主要用的还是韩国皮,韩国皮手感好,当时国内还做不出来。

  随着三元里皮具商圈规模的不断扩大,缺乏综合规划、用地狭小、配套设施缺乏、品牌整体推广缺位等种种由于自发形成的先天不足开始暴露出来。这是三元里的内忧。

  狮岭的专业市场是从2001年发展起来的,那时主要是做皮料和加工。中国皮具之都狮岭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专业市场已经从原材料、五金开始向成品展贸领域延伸,由圣地集团规划打造的总建筑面积达68万平米,集皮革皮具物流信息中心、皮革皮具会议展览中心、皮革皮具采购交易中心、皮革皮具融资结算中心、皮革皮具人才储备中心、皮革皮具电子商务中心等六大中心于一体的海布圣地城,将对三元里形成强大的威胁和竞争。高钦利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梓元岗才40多万平米,不能小看花都狮岭的扩张啊。”

  皮具国美模式的海宁中国皮革城,从1994年发展至今,现在已是上市公司,经过了五期建设的海宁皮革城,面积达到了95万余平方米,并且现在已经在辽宁佟二堡、河南新乡、四川成都等地进行了模式复制,完成了布点。有消息报道,海宁皮革城正在华南板块寻求落地点,如此消息为真,海宁皮革城将完成整个中国大陆地区东、西、南、北、中的战略扩张,这对外贸形势日渐不妙、欲拓内销市场的三元里皮具商圈无疑是一大威胁。

  此外,中国箱包之都白沟与新兴的中国旅行箱包之都浙江平湖目前都在倾力打造集聚箱包全产业链的第五代专业市场。其中,浙江平湖?国际箱包城总占地242亩,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意欲打造全球箱包航母级公共展贸新平台。这些新兴的专业市场,无疑将分掉国内皮具箱包市场领域一块不小的蛋糕。

  除了来自国内新兴市场的竞争压力,海外市场疲软的压力也逐渐加大。“整个三元里商圈,一个皮具城就可以满足整个广东省。三元里商圈30多个皮具城,大部分还是靠外贸,外贸这条路如果不通,整个中国皮具箱包行业肯定严重萎缩。在全球经济低迷、海外新兴市场兴起的双重压力下,外贸之路又何其艰难?”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总经理刘浩清在广州市外经贸局前往三元里调研时如此表示。

  同时,随着近年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悄然改变。可目前三元里皮具商圈还没有一个专业市场在电子商务上面取得成功。以外贸、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三元里皮具商圈能否持续发力?又能持续多久?面对内忧外患的现状,三元里商圈又如何来应对?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国上下都看广州,广州要看三元里,是当时的真实写照。在广州什么都可以批发、可以倒卖,广东的商品在全国可谓一片畅销,特殊的时机成就了三元里皮具商圈、站西鞋业、流花服装商圈的江湖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大批发市场商圈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

  占据了重要交通优势的梓元岗路获得了很多商家的青睐,原有的几个专业市场很快就不能满足商业的发展,于是一大批民房加高临时改造成市场,形成了“楼下是商铺,楼上升炊火”的特殊景观。一些位置较偏、30年楼龄且仅有40平方米的临街铺面租金高达数万元。桂花岗一名地产中介向记者坦陈,“梓元岗社区的一二楼的房子只要业主愿租,几乎可以当天放盘当天成交”。

  临建在三元里皮具市场发展之初极大地满足了商业用地,促进了商圈的飞速发展。然而,临时建筑总是让人没有安全感,在临建的市场里,生意人都有赚一天钱是一天。不去装修,没有规划、形状各异、交通混乱、隐患丛生,也是三元里皮具商圈的一大景观。

  梓元岗的老住户王伯坦言,他住的那栋楼一二层都租出去做商铺或仓库,“整个房间几乎堆满了皮具”,楼上住户不得不安装防盗网。近几年查获的假冒产品中,就有很大部分是来自楼上的民房宿舍。而且,皮具产品万一着火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王伯有空时都会向租户的工仔敲敲消防警钟。

  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总是最复杂的,就像老树的根一样盘根错节,难分难解。而临建就是这样一个伴随了三元里商圈整个成长史的顽疾。缺乏综合规划、用地狭小、配套设施缺乏、交通拥挤、整体推广缺位等问题日益显现。

  按照规定,民房改建成商业用地,需要通过政府两年一审。如果政府不再审批,就有随时关门的风险。“老板其实都是提着心做生意。当然也不愿意花钱去装修,提升整个区域形象。”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也有重视。当地政府在先后多次对皮具城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了探索,但由于梓元岗几乎是由纯粹市场自发形成,各个市场又分属不同业主单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至今为止政府都没达到预期目标。

  “我在这里做生意,年年说临建的市场要拆,要改造,然后年年只是说说而已,没见有动静,现在我们也不管了,能赚一天是一天。”一位在此做生意二十多年的王先生说。

  王建新说,梓元岗由于受到原先地理的限制,很难统筹改进,只能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

  终于等来了好消息,三元里被列入了广州旧城改造的规划中,制约三元里继续发展的瓶颈即将消失,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元里皮具商圈36个皮具专业市场,有20多个都以皮具成品为主,这些市场的经营不清晰、细分不明确,高、中、低档商品混杂,市场没有形成合力,缺乏营造皮具业大市场的经营氛围,导致区域综合竞争能力难以得到提升,同时,还面临A货的困扰。

  有人说,假货每个市场都会有,尤其是比较旺,客流量多的市场。在三元里,我们的确看到了这样一种现状,如LV、爱马仕等国际品牌,在天桥地摊上,在一些批发市场的档口随处可见。事实上,A货,给三元里商圈带来了繁荣、带来了兴旺,带来了利益,同时,也带来了难言之痛--假货集散地,已经成为三元里皮具商圈另一个代名词。

  据三元里皮具商圈一位资深商户向《中国皮业周刊》记者介绍,三元里皮具商圈某专业市场有60%的商品都是A货。“这个市场其实就是被A货绑架了,这部分专做A货的客户市场方也很难割舍它们。虽然明知是A货,但却又要依靠它们来生存,这也是市场方的无奈。”该资深商户如是说。

  在三元里商圈某专业市场档口,一位女士正在挑款,脚边放着一个大大的行李箱;《中国皮业周刊》记者进入里面随机拿起一款钱包,老板徐阿姨马上热情地凑上前来,神秘地从怀里掏出一块用布包住的东西,而后揭开布说道:“你那个是没有商标的,这个才是打上了商标的。”徐阿姨还介绍,这款打上了GUCCI商标的钱包,在淘宝上也有卖,70块钱一个,他们在白云区有自己的工厂。接着拿了一个款式画册给记者,里边几乎囊括了全部国际品牌的每个款。

  2月份以来,广东省启动“三打两建”专项行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就破获涉嫌欺行霸市、制假售假、商业贿赂等违法案件1696起。3月,广州警方分别对梓元岗皮具商圈的档口、三元里大街、三元里平英新村的出租屋等展开打击制假售假行动,捣毁销售假冒名牌手袋、钱包的窝点4个,查获假冒品牌的手袋、钱包2000多个,按市场价格计算涉案金额约1000万元。

  “三打两建”是在维护大家的公平利益,维护行业健康。三元里街道办喻秋华主任说,在行业发展初期,可能存在一些不规范,但产业发展到今天,应该把这些东西清除出去了。他说:“眼下可能阵痛,但坚持走规范发展,打击假冒,对市场和产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利的。”他希望企业能互相加强宣传,并对“三打两建”工作多给建议。

  面对A货带来的困扰,近两年已有不少专业市场表现出品牌蜕变和质量升级的诉求。比如,已经成功举办两届的白云世界“品牌文化周”,就立足于着力打造新的品牌;而在广东省“三打两建”这新的一轮产业升级中,白云世界又把自己定位于“双运营商”的角色,即皮具产业的综合服务运营商,专业市场的品牌运营商。

  据了解,目前现在三元里批发市场,一个实用面积只有几平米的档口,一个月的租金普遍在1-2万之间。档口还有进场费,一个档口的进场费就高达几十万,转让费高达几百万。还有一方面是三元里面积局限。刘传现在正在走的模式叫做“科工展一体化”,就是研发、工厂、展示全部集中在一起。“我们可不是要一点点面积的,动不动要上千平方,在三元里,可能吗?”

  长期以来,三元里并没有形成一批为公众广泛认知的国际名牌,稍有一些知名度的品牌,品牌形象也时起时落。与之相反,由于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一些国外品牌或仅仅在国外注册的品牌纷纷打入国内,占据了国内中高档皮具产品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于是,三元里留给人的印象是“中低档品牌的聚集地”。

  三元里皮具商圈之所以缺乏大品牌,有行业资深人士分析,三元里皮具商圈只是起到了一个品牌的孵化器的作用,随着品牌的成长,它无法给提供适合品牌发展的更大的市场空间;同时,不断上涨的租金成本亦成为品牌壮大的一道阻碍。大品牌的离开,又回到了从小品牌培养,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永远都没有大品牌,永远都在培养小品牌。该资深人士举了个养鱼的例子,只有鱼池够大够深,大鱼才会停留,缺水缺氧大鱼肯定养不活,留不住。

  事实上,三元里几乎从来都不缺自主品牌,它拥有的自主品牌数量远比人们想象中的还要多,整个三元里注册的皮具商标估计有上万个。从十几二十年前,梓元岗就大有人在注册品牌,一个厂家有10个品牌的都有。刘浩清说,“但是有用吗?靠那个5平方、8平方的小档口能展示出一个世界品牌吗?不可能!”

  也许很少消费者会知道,万里马、卡丹路、康奈、嬉皮士、啄木鸟、鳄鱼恤、登喜路、骆驼这些知名的牌子都是从三元里发展起来的。只不过,这些品牌发展起来后,却都选择了高飞。“一种比较虚伪的说法,就是这些品牌认为自家身价高了,要跟老兄弟划清界限。我来自意大利,想标榜自己的贵族血统。”刘传说,这些品牌的离开,更主要还是为了节约成本。

  2012年元旦前夕,由国通置业集团斥资2亿元人民币倾力打造的百壮国际皮具汇展中心在皮具商圈三元里国际都会广场试业。这个项目定位为中高端品牌皮具批发及展示,开创了电子商务的全新模式--以“IBM乐云”为智慧平台,构建“百壮皮具云”八大智慧核心,并开创了中国皮具行业的首个“智慧型展贸平台”。此外,百壮国际皮具汇展中心正在筹建阿里巴巴皮具频道。

  在白云区的十二五规划里,提到了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转型,其中指出第三产业要进一步优化,现代商贸业要“快速成长”。百壮国际皮具汇展中心落户三元里皮具商圈,显然不是一种偶然。在沿着传统商贸业态前行了二十多年后,三元里若想实现快速转型、推动现代商贸业发展,必然要破旧立新。

  可以说,“自发式生长”是三元里皮具商圈20多年成长史中的核心主题,这也是广东民营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最主要因素之一。但在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面前,政府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三元里皮具商圈的发展,广州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从国土规划、商圈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将商圈做强做大的决心很大,每年政府都投入大量资金对三元里皮具商圈进行升级改造。”三元里街道办书记韦作群在接受《中国皮业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三元里正在做大做强皮具标杆市场,目前正在申报“中国皮具商贸之都”和“广东国际皮具采购中心”,希望朝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广州羿丰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光前表示,三元里皮具商圈的转型升级,必须要依托市场品牌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比如在上游,我们计划投资20 亿元建立产业园区,包括建设标准化的厂房等设施;下游则开始建立网上平台,并将在全国省会城市开设3000到5000 平方米的体验实体店,每间店预计可以容纳100到200 家商户,消费者和采购商可以通过网上下单或者实体交易来实现购买。”

  为使三元里皮具走出“产量大,名牌少”的尴尬局面,白云区政府2011年启动了“中国皮具名城”战略,将三元里皮具商圈打造成皮革行业自主品牌孵化器的区域品牌。

  其实,早在几年前,广东省皮革协会理事长王建新就曾建议,将三元里商圈打造成为一个区域品牌。对三元里商圈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经营品位和档次、提高综合竞争力。

  在三元里新地标百壮国际皮具汇展中心大楼广东省箱包流通协会办公室,会长高钦利对《中国皮业周刊》记者表示,三元里这个地方全世界知名度特别高。他一边说,一边邀请记者走到他办公室的窗边,拉开窗帘,视野非常开阔,可鸟瞰三元里皮具商圈,不远处5、6条公路长龙般盘旋,“看,我们三元里皮具商圈都把三元里村包围起来了,东边有三元里都会广场,西边就是归禾区”。高钦利认为,三元里皮具商圈从40万平米,扩大到100万平米是有空间的。按照政府的规划,三元里村一拆除重建,重新规划,将会给三元里商圈发展带来一个很大的空间。

  广州市外贸经济合作局罗坤明处长在三元里调研时说,现在狮岭已经注册了一个狮岭皮具的区域商标,三元里也可以通过注册一个区域商标来进行对外推广,提升区域品牌形象、知名度和美誉度。他举了新塘牛仔的例子:“新塘牛仔是不是很出名啊,但新塘牛仔给一个潮州人注册了,新塘人卖牛仔,却不能打新塘牛仔的牌子,所以你们要有忧患意识啊!”

  罗坤明说:“中国传统的劳动力成本在慢慢丧失,一定要走品牌这个路,提高你产品的附加值,不然就没法走这个路了。而三元里皮具商圈一万个品牌经销商都不下,你说个个都能成为著名商标吗?也不符合商业规律。”他建议,可以通过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来把品牌做好,然后就带动整个区域。

  三元里皮具商圈发展到今天,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专业市场集群。三元里皮具商圈要想走的更远、走得更好,就必须要搭建一个由政府牵头、各专业市场与龙头商户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平台,让三元里皮具商圈几万家商户共享行业资源,帮助经营商户降低经营成本、减少风险并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罗坤明在调研时就明确指出,三元里这么庞大的一个专业市场集群,发展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制约三元里皮具商圈进一步发展的短板。他认为,三元里皮具商圈要尽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搭建一个集研发设计、展贸、检测认证、知识产权、投融资、产权交易、人才服务、企业孵化和品牌推广等专业服务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客户和生产厂家,提供专业服务。

  “你几百个厂都在生产开发皮具,都要去研发设计款式、面料,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做研发,就能集中高端人才,也会比较专业,对于提高整个产业都是有好处的。检测中心也能为一群企业做服务,因为是第三方的,也更加有权威性。

  最近这几年国家正在扶持公共服务,不管是研发中心也好,检测中心也好,政府都会有资金资助。”白云区经贸局副局长旷苏明表示。

  三元里街道办主任喻秋华表示,现在三元里已经有这个规划,在新建的都会广场26层已经引进了一些研发机构,下一步三元里要做的就是培育自己的自主品牌。

  皮革产业是广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在产业链的微笑曲线,高端的销售集中在了三元里。目前,三元里最重要的就是要趁势而飞,毕竟已蓄势三十年,积淀深厚,在现有优势基础上,通过规范市场,打造区域品牌、布局电子商务、加强公共服务的建设等再度提升,只有这样,国内外其他后起发展地区才会难以望其项背。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p

  北京三批次土拍收官:总出让金达500.3亿元,热度稍有回暖,中海成最大赢家